社会工作者需要满足学历、专业背景和相应水平的工作年限要求,高级资格也需要通过考试。
初级社会工作者报考条件相对宽松,允许通过工作经验弥补学历差异:
基础教育要求:高中或中专学历者需要从事社会工作4年;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者需要满满2年;应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。
跨专业考生:非社会工作专业的专科生需要非社会工作专业的专科生4年工作经验,本科以上学历者需要2年工作经验。
本设计涵盖多背景人群,但学历越高或专业对口,工作年限越短。
中级考试加强专业和实践能力,条件分层明确:
基础层级:高中或中专学历者,需取得助理社工师证书再工作满6年。
专业学历优势:
社会工作专业大专生需要4年经验,本科生需3年;
硕士仅需1年,博士可以直接报考。
非专业考生:其他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者,工作年限比专业考生增加2年(例如,大专需要6年)。
高级资格应符合严格的政治、教育和实践标准:
硬性条件:
本科以上学历;
取得中级证书后从事社工工作满5年(计算至报名年底);
要支持党的领导,遵守法律法规。
评审环节:通过考试后,需要三年内提交评审材料,只有通过宣传才能获得证书。本环节强调综合能力和行业贡献,确保高级人才的专业权威。
如何安排考试时间和科目?
每年10月考试(2025年为10月16日至17日)8月23日。初级考试《综合能力》《实践》(均客观题);中级包括《法律法规与政策》(客观题)和《实务》(主观题);高级只有“高级实务”(主观题)。
成绩有效期有哪些规定?
初级需一次性通过两门科目;中级成绩保留2年(2年内通过3科);通过高级考试后需要三年内完成评审。
职业前景和通过率如何?
由于各省持续招聘,人才需求不断未饱和且呈上升趋势;但考试竞争激烈,近年来通过率激烈介于15%-30%(2021年只有8.32%),需要系统备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