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士不能沦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丨九派时评

2022-12-01 17:13:44 来源:教育快播网


【资料图】

文/张立美

近日,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,我国有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工作,他们每月收入仅3000多元,建议增加10万元,使他们每个月收入达到1万元,这样可以把博士生培养成顶级人才。

“我国有40万博士生像乞丐一样在做研究工作”,这句话说的可能有点夸张。但是,在校博士生群体整体待遇收入偏低,他们生活不容易甚至有点艰难,这却是不争的事实。

博士生的本职身份虽然是学生,但博士生不同于一般的大学生、硕士研究生。在校博士生群体的年龄不小,大多在30岁上下,有数据显示我国博士毕业生平均年龄是33.17岁。以这个年龄来说,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已经结婚生子,或者处于恋爱阶段,生活开销较大,面临着巨大的养家糊口压力。

事实上,在校博士生不仅仅是求学,还与导师一道从事科研工作,充当导师的科研助手,属于半个科研工作者。当博士生收入过低,不能维持家庭基本生活,甚至自己像“啃老族”一样向父母或另一半伸手要钱生活,意味着他们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之外,又额外增加了巨大的经济压力、生活压力,既不利于博士生求学,也让他们身心疲惫,甚至引发心理疾病,危害身心健康。

作为拥有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双重身份的在校博士生,固然不应过早过上舒适的生活,但治学需要坐冷板凳精神并不等于必须过苦行僧般的生活。如何提高在校博士生群体收入、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?笔者以为,不能一味指望依靠财政拨款提高博士生的助学金、奖学金、津贴、补贴标准,关键是要切实保障博士生的科研权益,让博士生通过做科研的方式合法获得合理的报酬和收入。

在校博士生基本上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,有些项目的大量工作甚至是主要工作都是由在校博士生完成的,但是,究竟给博士生多少补贴报酬却往往取决于导师个人,有些导师给博士生的补贴高一点,而有些导师俨然是把博士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唤,只是象征性给一点聊胜于无的补贴。因此,除了提高博士生的助学金、奖学金、津贴、补贴标准并督促大学依法按规及时发放相关津贴、补贴外,还需明确和提高博士生参与科研工作的报酬标准,让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获得合理的报酬,不能沦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。
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
关键词:
分享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8928号-48   联系邮箱:315 54 11 85 @ 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