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题干
会跳跃的声音
1921年5月9日,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.距爆炸地点70千米范围内,人们清楚地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,但是从半径70~160千米范围内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.奇怪的是,从半径160~300千米的范围内,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.声音怎么会跳跃过中间这片区域呢?
探究发现,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气温有关.气温高,声速大;气温低,声速小.地面上方不同高处的气温不同,声速也不同,声音在空气中向前传播总喜欢拣温度低的道路走,当遇到温度高的空气时,声音便偏向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(图1).这就像一列小孩和一列大人组成的队列,小孩和大人手挽手以相同节奏向前行进,由于小孩的步距小于大人的步距,结果整个队伍前进的方向便偏向小孩一侧.
如果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,这里温度高,那里温度低,声音经过的时候,就会一会儿拐向高空,一会儿又拐向地面.这样上上下下,就形成了上面所说的声音会跳跃的现象.


阅读上文,回答下列问题:
(1)文中提到的三个区域,哪个区域的温度最高.
(2)“枫桥夜泊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(图2).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说明,远处寒山寺的钟声能传到枫桥江畔绝非诗人的臆造.
◎ 答案
查看答案
◎ 解析
查看解析
◎ 知识点
    根据魔方格专家分析,试题“会跳跃的声音1921年5月9日,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.距爆炸地点70千米范围内,人们清楚地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,但是从半径70~160千米范围内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.奇怪的是,…”主要考查了你对  【声速】  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。关于这些知识点的“档案”,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。
◎ 相似题
与“会跳跃的声音1921年5月9日,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.距爆炸地点70千米范围内,人们清楚地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,但是从半径70~160千米范围内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.奇怪的是,”考查相似的试题有:
●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()A.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.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C.只有在反射时,光路才是可逆的D.一束红光照在黄色的衣服上会呈现绿色● 如图示,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,制成了一个“土电话”.①他们用“土电话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,这表明:______.②相距同样远,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,如果● 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,正确的是()A.声音在固体、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.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C.真空不能传声D.打锣时,要使锣停止发声,只须用手按● 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,阅读并回答问题.(1)若把铜铃放在甲、乙的中点,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.(2)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,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● 如图所示,第一次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,用手指轻敲笔下端,注意听这个敲击声;第二次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,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,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,发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