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题干
         (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)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,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,冲破敌阵,横渡长江。②西起九江(不含),东至江阴,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。③20日夜起,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、芜湖线,渡至繁昌、铜陵、青阳、荻港、鲁港地区,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。④21日下午五时起,我西路军开始渡江,地点在九江,安庆段。⑤至发电时止,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/3,余部23日可渡完。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、殷家汇、东流、至德、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,正向南扩展中。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,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,毫无斗志,我军所遇之抵抗,甚为微弱。⑧此种情况,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,锐不可当;另一方面,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,有很大关系。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,不想再打了,听见南京拒绝和平,都很泄气。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,不起丝毫作用。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,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。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达芜湖的那一天,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。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。所有预定计划,都已实现。至发电时止,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,余部23日可以渡完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,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,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,占领扬中、镇江、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,并控制江阴要塞,封锁长江。我军前锋,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。
1、本语段括号内部分叫_________,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、本语段第句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
3、本文第②句中“西起九江”后为什么要加上“(不含)”?
     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。
4、用“‖”在下面序号间,隔开导语和主体两个部分,然后用“〡”划出主体部分的层次。
     ① ② 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      
5、第②句“西起九江(不含),东至江阴”不宜改为“东起江阴,西至九江(不含)”,原因是第②句与主体部分介绍西、东两路军渡江情况相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。 
6、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先写西路军后写东路军的主要原因是
[     ]
     A.长江是自西向东流的
     B.西路军在东路军之前渡江
     C.为了详写东路军
     D.西路军和中路所遇敌情一样
7、文中第_____句最能反映国民党广大官兵的厌战情绪。
8、第句中划线的“不料”一词在文中表现了我军的_________(不超过4个字);对敌人来说,这个词具有强烈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意味。
9、第⑨句中“南京”一词,不宜改为“蒋介石政府”,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不超过30个字)
◎ 答案
查看答案
◎ 解析
查看解析
◎ 知识点
    根据魔方格专家分析,试题“(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)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,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,冲破敌阵,横渡长江。②西起九江(不含),东至江阴,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。③20日夜起,长江北岸…”主要考查了你对  【文史常识】【新闻阅读】  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。关于这些知识点的“档案”,你可以点击相应的链接进行查看和学习。
◎ 相似题
与“(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)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,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,冲破敌阵,横渡长江。②西起九江(不含),东至江阴,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。③20日夜起,长江北岸”考查相似的试题有: